時間:2021-12-15 16:34:29
我國農村污水處理處于剛起步階段,污水處理設施建造落后于經濟發展的速度。據不完全統計,全國的村鎮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約占53%,也就是說全國有一萬八千多個村鎮,其中約有一萬三千個沒有污水處理設施,同時已有的污水處理設備只有不到一半正常運轉;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行政村約占20%。仍有很多地區的農村污水處理設備處于空白。
農村污水從整體來看總量很大,但作為村莊或農戶個別而言,水量又較小,日改變很大。污水水質和排放的時間與城市有較大差異,加上農村的技術經濟條件約束 ,形成農村水污染管理有很多與城市污水管理不同的地方。
現在迫切需要培養面向農村污水治理的工業力氣,科學規劃與高效安排,引導行業的規?;?、產業化與標準化發展?,F在迫切需要培養面向農村污水治理的工業力氣,科學規劃與高效安排,使鄉村污水處理技能與工業新市場鄉村污水治理逐步規范化開展。
目前農村污水排水主要依據《污水綜合排放標準》(GB 8978-1996)、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 18918-2002)的規定以及《小城鎮污水處理工程建設標準》(建標148-2010)。
建標148-2010中將小城鎮污水處理工程按建設規模劃分為:
Ⅰ類:5 000~10 000 m3/d;
Ⅱ類:3 000~5 000 m3/d;
Ⅲ類:1 000~3 000 m3/d;
Ⅳ類:1 000 m3/d以下。
不同規模執行不同的出水水質指標。其中Ⅰ、Ⅱ類污水處理廠執行GB18918中的一級A標準,Ⅲ、Ⅳ類污水處理廠執行GB18918中的三級標準。但是,在實際工程設計中,設計出水水質指標要求偏高。對全國809座建制鎮污水處理廠調查表明,已建污水處理廠根據環評要求確定的排放標準主要執行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 18918-2002)中的一級B(56%)、一級A(36%)、二級(5%)和三級(0.7%)標準,只有1.5%和0.2%分別執行地方標準和《污水綜合排放標準》(GB 8978-1996)。其中有83%的Ⅳ類、46%的Ⅲ類污水處理廠按GB 18918-2002一級B出水設計。對部分省市23 000余套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設計出水標準的調查表明,大部分村莊污水處理設施執行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 18918-2002)一級B的規定,只有接近13%的設施出水依據農田灌溉水質標準(GB 5084-2005)。